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紅色經典。今天,我講述的是—陳延年的故事。
1927年6月26日下午,剛剛成立的中共江蘇省委由于叛徒出賣,在省委機關所在地上海施高塔路(今山陰路)恒豐里104號(今90號)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破壞了。被捕人員中有一個濃眉大眼、皮膚黝黑、體態敦實、身著短衣、褲腿上扎著草繩的年輕人。在陰森恐怖的審訊室里,國民黨特務對年輕人開始了審問:
“你叫什么名字?”
“陳友生。”年輕人沉著地回答。
“你是干什么的?”
“燒飯的。”年輕人仍然不緊不慢地回答著。
審訊在一問一答中持續著。國民黨特務邊審問,邊打量著面前這個穿著簡陋的年輕人,盡管疑惑重重,但是也無法不相信他頗合身份的口供,于是在審訊記錄中寫道:“陳友生,被雇傭的燒飯司務”,就草草收場了。
其實,這個穿著簡陋的年輕人,就是剛剛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陳延年!而他儉樸的裝束正是他一生保持艱苦樸素的工作和生活作風的真實寫照。
陳延年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父親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的發起人之一。陳延年完全有條件憑借父親的名望和地位進一所好的學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者利用家庭的經濟條件,過優越的生活。況且,他是祖母疼愛的長孫,祖母和母親把繼承家業的希望都寄托在陳延年身上了。但是,陳延年沒有按照祖母和母親所希望的路去走,也沒有依賴于父親。因為,生長在內憂外患的動蕩年代的陳延年自幼就立下了救國救民的大志。他執意要離開家庭,去尋找真理,實現自己的志向。
1915年秋,他同弟弟陳喬年隨父親來到上海讀書,先是在法語補習班學習外語,1917年,陳延年兄弟倆憑自己的努力雙雙考入上海法租界的震旦大學。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陳延年從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入手,每月只拿父親供給的10元錢。這些錢在交納了學費和購置必要的書籍文具以后,已經所剩無幾了。為了節約開支,陳延年寄宿于《新青年》雜志發行所,利用打烊以后店堂的地板當床鋪。他一面刻苦讀書,一面利用課余時間外出打工,謀生自給,過著艱苦的生活。
1927年4月,陳延年赴武漢參加黨的五大時,中央任命他接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他當即轉赴上海,途中上海發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6月,黨中央決定任命陳延年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在極為嚴重的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陳延年和趙世炎等不顧危險,堅持斗爭。6月26日,陳延年遭國民黨軍警逮捕。在獄中,敵人為了得到上海中共黨組織的秘密,對陳延年用盡酷刑,將他折磨得體無完膚,逼迫他供出上海的黨組織。但陳延年以鋼鐵般的意志,嚴守黨的機密,寧死不屈。
1927年7月4日晚,陳延年被國民黨反動軍警押赴刑場。劊子手喝令他跪下,他卻高聲回應: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決不跪下!殘暴的敵人惱羞成怒,最后,陳延年是‘站’著被亂刀砍死、光榮犧牲的。犧牲時,年僅29歲。
“我們的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地上生出來的,更不是從海外飛來的,而是在長期不斷的革命斗爭中,從困苦艱難的革命斗爭中生長出來的、強大出來的。”近百年過去,陳延年短暫而壯麗的一生被歷史和人民永遠銘記,他留下的這段激蕩人心的話語,至今仍激勵著新時代共產黨人奮勇前行。
![]() |